青春期孩子最反感家长做的3件事,现在明白还不晚!
青春期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,也是亲子关系恶化的高峰时期。
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他们会逐渐产生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意识,迫切地渴望摆脱家长的管教和束缚,追寻自由。
但是,在这个过程中,许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自家孩子已经长大,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。
在日常的生活中,他们依旧采用对待小孩的方式对待孩子,常常做出一些让他们反感的事情,而自己却毫无察觉。
而这些不经意的语言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,使他们对家长产生了厌恶和抵触的情绪,家长也因此成为了他们反感的对象。
为了反抗家长,他们就开始做出各种叛逆之举,这也导致他们不断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跑偏,严重影响了未来的成长与发展。
那么,青春期孩子最反感家长做的3件事是什么呢?
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自我反省,看看自己是否做过,如果有,一定要及时改变!
01掌控欲强。
作家沙拉曾说:
“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,不是太少了,而是太多了。”
很多家长总是放不下那颗爱孩子、担心孩子的心,总是忍不住过问孩子的各种事情,想帮孩子做好一切事情。
但对于孩子而言,这种充满掌控和束缚的爱只会让自己感到郁闷和负担。
正因如此,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,他们会对家长的掌控欲越来越反感。
如果家长没能把握好那个度,频繁越界,最终影响必将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。
02爱讲道理。
教育家卢梭在《爱弥儿》一书中再三强调:
“跟孩子讲道理,是世上最无效的教育。”
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,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蓬勃发展期。
他们想要挣脱家长的束缚,自由地探索世界,探索未知。
这个时候,如果家长经常在他们的耳边喋喋不休讲大道理,就很容易触发“超限效应”,让孩子对家长的言行都感到抵触和反感,进而故意跟家长顶撞、对着干。
03喜欢双标。
“双标”顾名思义,就是指对自己和对别人有两套不同的标准,更准确地来说,对自己宽容,对孩子严格。
比如自己刷视频、玩游戏一晚上,却禁止孩子玩手机;
又比如自己不爱吃青菜,却以孩子在长身体需要补充维生素为理由让孩子多吃;
再比如自己答应孩子的事情都没做到过,却让孩子一定要诚实守信;
……
很多家庭里都存在双重标准,只不过家长都不愿意承认。
而这种双标的教育方式,往往容易导致小孩没有一个良好的“参照物”,久而久之,未来也可能成为言行不一之人。
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
“人的全面发展,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什么样的人,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。”
简单来说就是: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,家长什么样,孩子就是什么样。
如果家长不能严格要求自身,反而要求孩子去做到,孩子容易产生委屈情绪,变得不信任父母。
时间久了,还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甚至会以极端的行为来对抗父母。